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名医景阳 > 第218章 让中医活到秋后

第218章 让中医活到秋后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神明的悼亡者 皇后要点节操好嘛 金枝不为妾 我一个凡人,会的多亿点很正常吧 穿成虐文男主,姐姐人设崩塌啦! 总有光明想消灭黑暗 离婚当天,被前夫小叔拐进民政局 宠通房灭王妃?这个罪名我不背 东洲往事 独路不孤独

薛仁国看到景阳对这个说法,很有兴趣的样子。

于是开口道:“肠道菌群的研究,是近些年一个很火的研究方向。”

薛仁国见景阳并没有反驳,便继续道:“肠道菌群研究有很多好处,首先,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健康管理。比如糖尿病、肥胖等慢性病患者。

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和改变饮食方式,就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。

研究肠道菌群的变化,能做出预防性的改善,这个好像与中医的五行,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了。”

景阳笑着摇了摇头。

他道:“区别还是很大的,我不否认,西医用肠道菌群,走出了新的尝试。甚至有些人,已经得到了好处,把健康人的粪便,送到患者肠道中,确实能起到作用,但这个方式,有点儿……”

吴三力立即道:“别说了,再说下去,我这烤馒头,就吃不下去了。”

景阳笑道:“环境和谐共处,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,是必然要出现问题的,中医与西医的不同是,中医从基础的底层逻辑去想怎么解决。

西医是看到结果,应对当下结果的解决。

只能说,在大方向上,中医是永不过时的,但要想重回主流,也要参考一下西医的这个处理短期问题的能力。

我一直都反对中医与西医搞分化对待。

要的是真正的结合,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西风又压倒东风。

那不是我想看到的。”

薛仁国听着这话,主动把炭火架上的烤馒头,全都翻了个面,笑着道:“这个说的好,其实现在的中西医结合,就结合成了异类,给我个人的感觉,并不好。”

朱国志在一旁道:“这个命题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,我们……一直在路上。”

吴三力微笑颔首道:“不错,好东西,不过时的,就是要拿出来用,好多人都说中医过时了,几千年写出的药方,还敢吃。

我虽是西医,但我也是不赞同这句话的。

人体的演化是以万年为单位的,只要人体的结构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变化,就还是实用的。

就拿这些个夹袋来说,用几味药熬出干,加热一下,到底是药在治我的病?还是药的气味儿在治我的病,我不能理解,但它确实让我觉得身体轻松了。

这是事实。”

薛仁国立即笑着说道:“吴老说的在理,约公元三世纪,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(纸)发明于西汉,其地在雍州。

现在人人都有手机,阅读基本上都已经是电子屏。

但纸还是无法取代的,并且未来几百年,也不会被取代。

因为有用。”

景阳闻言,看着炭火台上,逐渐烤出金黄的馒头,说道:“这个类比,我是不太认可的。”

薛仁国微微一怔,“为什么?”

景阳道:“纸这个物品,类比中医,还有些不太一样。”

“不一样在哪儿?”朱国志与吴三力异口同声。

景阳认真思考了片刻,才开口道:“接着吴老刚才说的来讲,人类的进化,或者确切地说演化,的确是以万年为单位的。

纸这个物品,只能相当于人体中某一种退行性的器官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渐丧失它在当前环境下的作用。

有文明时,人可以用石头或绳打结来记事。

后来用龟壳,再后来各种各样的都出现了,纸在未来,也有很大可能是要退下的。

总会有最新的产物来代替,时间问题。

就像人耳上的达尔文结节,人的体毛,人眼睛上的瞬膜,男性的乳*等等。

在环境用不到的时候,都要给新环境更适合生存的演化让路。

所以,纸会消失,是可以预见的。”

薛仁国听后,一边震撼,一边又有些无语。

他是想吹捧一下景阳,但没想到拍错的地方,这小子,真不懂事!

吴三力看着炭火架上烤好的馒头,拿起来,一边吹着热气,一边道:“我就喜欢跟你们这些年轻人呆在一起,有活力,听小景阳这么说了之后,倒是解开了我的一个心结。”

三人好奇地看向他。

吴三力笑着道: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,我一直担心我真的不能再做手术,要给需要我这手术的人,造成多大的损失。

其实,我可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。

未来的科技,也许并不需要我这样的人,我只是在当下这个环境,被需要。

反倒是小景从事的中医,我感觉对于人的帮助,更大更好。

只可惜,现在发展太快了,瞧不上中医这个所谓的慢郎中,都是想要今天生了病下不来床,直接吃药,恨不能下午就好。

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

慢病,怎么能一下子就好起来呢?”

景阳道:“现在自学中医的人,越来越多,一方面大家认识到了西医模式下的弊端,另一方面,也是中医没有好好传承,让大家失望了。”

吴三力叹道:“这你得努力呀!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景阳笑着点点头。

薛仁国则道:“吴老,也不是我想要黑中医,或者怎么样,我觉得现在的环境,并不适合中医,他们想要抬头,太难了。”

“原因呢?”吴三力考验般问道。

“你看,做一个夹袋,就这么麻烦,对您用过之后,这夹袋能不能再给别人用,都不好说,治大病这个成本,就高太多了,西医多好啊,止痛药片一出,你疼就给你吃一片。这怎么竞争啊?”薛仁国看向景阳,“你说是吧?”

景阳笑而不语。

朱国志也不自觉地叹了口气,非常认同薛仁国的话。

经营一家中药公司,他们遇到的困难,也不少,像薛说的这种,算是基操。

薛仁国看着景阳的表情,笑问:“你还有些不服气是吧?”

吴三力也撕下一块烤的焦黄的馒头片,塞在口中,咀嚼着看向景阳。

“您知道古代为什么喜欢秋后打仗吗?”景阳拿着自己的烤馒头问道。

薛仁国怔了怔,“为什么喜欢秋后打仗?”

反问后,薛仁国摇头道:“我不清楚。”

朱国志在一旁道:“是为了秋收后,有粮食吃了,再打仗吧?”

吴三力也好奇地给了一个自己的猜想。

景阳笑着道:“其实据现代的一些文献研究,很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,秋后凉快。”

这个答桉一出来,三个人同时跌掉了下巴。

还能这样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 我真是来交换的 不当神豪的那些日常 逆天小神医 我的剑呢 狂婿重生之2000 江少每天都在求名分 洛杉矶1992 赶海的教师 开局一万生活费,赚下万亿身家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